阅读新闻

中国企业全息创新理论(2010版)

[日期:2010-08-15] 来源:舒明武创意网  作者:舒明武创意网 [字体: ]

一、背景与源起

二、概论

三、核心要素

四、相关说明

五、意义和价值

六、传播与运用

七、前景展望

 

**********************

 

一、背景与源起

 

在清朝、北洋军阀和民国时期,中国企业主要照搬外国企业,从产品制造到管理方式,无一例外。

新中国成立到1970年代末,中国企业在苏联为师的基础上,在独立探索的努力中,进行了一些创新,比如《鞍钢宪法》,有相当大的收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再度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向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学习的运动,在其早期和中期,对西方企业的战略、市场、产品、服务、营销、管理、技术、品牌等,几乎都是拿来式的学习。

在中期及中期之后,部分中国企业开始了自己的创新探索,如海尔的服务创新、龙芯的精神创新和技术创新、奇瑞的产品创新、华为的管理创新、蒙牛的营销创新等,都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这时候,中国一批企业的创新,是从单项开始的,不过每个企业的突破点有所不同。

在某一点创新取得突破后,企业很快发现,其他方面的创新必须跟上来,否则企业发展就有半途而废的危险,于是,多项创新的时代开始了。

有些企业用产品创新打开局面,然后配合以服务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一时尽领市场风骚。

另有企业起势于市场创新,先寻找、发现、拥有一个市场,再辅之于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其业绩令人羡慕。

还有企业以服务创新为核心,在为顾客创造丰富新颖的产品附加值上独占鳌头,名利双收势所必然。

也有企业用倾力以技术创新冲破重重包围,将竞争对手甩得很远,切下一块厚实的利润蛋糕,美美地独享。

更有企业一上来就进行品牌创新,在新品牌的旗帜下集结人力、物力、财力、智力,高人一筹,光芒闪烁。

    ……  ……

1990年代至2000年代的这二十来年间,多项创新是中国企业展演的主要招术,是其迅猛发展的核心动能。

 

一个人的健康强壮,只能是整个系统机能的健康强壮;企业如人,其健康强壮,也必须是整个系统机能的健康强壮。

在市场越来越规范、竞争越来越全面的状态下,那些想走得更远的中国企业发现,进行多项创新仍然是不够的。

世界名牌企业不用说了,与中国现实对照一下我们可以发现,那些历经风雨沧桑,甚至惨境遭挫败后仍然昂首挺进的企业,无一不是全息创新的典范。

那一批止步于多项创新中国企业,在显赫的名声、耀眼的光环中轰然倒下了,它们的废墟上,立着血泪刻写的碑文:我们死亡在全息创新的黎明前夜。

几多冥冥之夜,我曾静静伫立于它们的墓群,仰望星空,感慨万千,惋惜无限。

 

中国企业与中国企业之间的商战,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的商战,已经打了二三十年了,其中的规律性东西已经闪现出来了,抓住它,以此为主线形成一套系统性的理论,是时代发出的召唤。

于是,我从19977月研究企业的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形象创新开始,到2007年研究企业的思维创新、产业创新结束,该理论的主体骨架成型,基本轮廓出现。从那时起,又经过了三年的实践性研发,到20107月,该理论终于完整成型,可以公开展示了。

十三年的岁月间,四千多个交替的日夜里,在那其解析难度不亚于数学上的歌德巴赫猜想的过程中,时而云山雾罩,时而柳暗花明,时而断桥绝壁,时而虹舞霞飞,个中甘苦,唯有自知。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中国企业只有全息创新,才能浴火再生,强势崛起,永续发展。

 

二、概论

 

全息,在词义上的解释是“反映物体在空间存在时的整个情况的全部信息”。

企业,也是一个在空间中存在的物体,企业全息创新,就是它“在空间存在时的整个情况的全部信息”之创新。

从整体来说,企业全息创新,指的是企业从上级到下级、从硬件到软件、从外部到内部、从大处到小处、从短期到长期等所有方面都需要创新。

从具体来说,企业全息创新,指的是企业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观念创新、战略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产业创新(资本、资产创新不在此列)。

中国企业全息创新理论,便是对上述创新现象的概括和总结。

 

三、核心要素

 

中国企业全息创新理论有哪些核心要素?这些要素之间是什么样的内在逻辑关系?

且容我一一道来。

 

1、精神创新灵魂强健

它之所以排在第一,是因为到目前为止,诸多中国企业的精神力量不够强大,其表现为理想不高,信念孱弱,道德滑坡,害怕创新,激情缺乏,意志动摇,半途而废……

这些企业首脑的精神领袖气质相当缺乏,一般还在物质的、器具的、有形的层面上领导一个企业,企业精神简单化、随意化、变幻化的现象严重,企业灵魂渺小甚至污浊,没有强大的内在力量,也没有因内力的长期蓄积而突然的爆发。

中国企业需要从根本上告别模仿追随、抄袭照搬西方企业的做法,更需要从精神上打消对西方企业过于敬畏乃至胆怯的心理,打破近代以来中国人在外国人(包括外国企业家)面前自惭形秽的心理沉淀。

只有一个具有强大精神力量的中国企业,才会拥有强大健康的灵魂,才会为竞争力提供最厚重的底蕴,才会为事业长青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中国企业精神创新包含的主要内容如下:

1)、企业要有自己的理想,这理想应该具有超于物质、高于世俗的崇高性;同时,这样的理想一定会实现,应该成为全体员工的信念。

2)、企业应该以人类公认的伦理道德为自己的准绳,为自己永远不可逾越的底线。

3)、面对竞争强手,面对困难挫折,面对创新疑难,企业应该具有勇气——敢冒创新风险的勇气。

4)、作为创新时代的企业,上上下下,应该视平庸僵化为大敌,视消极抱怨为仇家,激情燃烧,斗志昂扬。

5)、为了实现理想,需要企业拥有长跑运动员的意志和毅力,拥有当年红军万里长征那样的意志和毅力。

 

2、思维创新智慧发达

如果说精神创新让企业灵魂强健的话,那思维创新则能让企业智慧发达。

中国企业家的思维方式,因种种历史原因,模仿性、追随性、保守性、顺向性、单线性的居多;中国企业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干部偏少,员工更少,这方面的培训教育也进行得不多,质量也不高。

它是中国当代企业一种可怕的落后,可怕之处在于它是一种隐蔽的落后,一种还未受到企业首脑重视的落后。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先生也深刻地指出了这一点,并为之痛心疾首。

在当今世界、当今中国正式进行的创新革命中,人的思维观念和思维模式的革命是首当其冲的,因为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是一切创新行为的骨髓和基石,那些离开了思维创新而大谈企业创新的人们,不过是一群在试图在沙滩上建高楼的浅薄愚蠢之士。

但我们一定要记住,只有在精神创新背景下进行的思维创新,才能够取得最大的效果,因为前者将自然而然地对后者提出要求,进行指引和激励。

中国企业思维创新包含的主要内容如下:

1)、要相信自己企业的普通员工,也一样具有强大的思维能力——创意、创新、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2)、在思维创新方面,还得老老实实地当小学生,向美国日本企业对员工进行思维教育、思维培训的案例学习。

3)、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员工的思维创新教育可以从“增减思维法”开始,即学即用。

4)、从“增减思维法”开始,迅速向“改良思维法”演化,向创造性模仿推进。

5)、在这一过程中,“组合思维法”的学习与运用就顺势而出了,与前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6)、这时,再亮出追求完美与极限的“臻美思维法”,以此推动企业各方面向最高质量攀升。

7)、“逆向思维法”的提倡,则是一种意外的思维搅局,是企业独特新颖现象的起源。

8)、对思维创新方法与手段的重视,会让企业跳出枯燥乏味的培训方式,跃入一个生动活泼的教育天地。

 

3、观念创新心明眼亮

精神创新和思维创新解决了企业的灵魂强健和智慧发达的问题,接下来便是企业怎样在复杂变幻的竞争环境中心明眼亮的问题——观念创新的问题了。

观念创新既是精神创新、思维创新的必然结果,又是精神创新、思维创新的生动展现,它还会反过来推动精神和思维创新的进程,丰富精神和思维创新的内容。

新的观念就是新的认识,只有不断地更改、调整与深化对企业战略、市场、技术、产品、服务、营销、管理、技术、品牌等等方面的认识,中国企业的创新才能获得行动上的进展,否则不是误入歧途就是原地踏步。

观念创新的最大敌人是旧有观念——特别是那些曾经带来企业成功的观念,而旧有观念的新鲜观念的阻击将是异常顽强的,所以,观念创新的冲突烈度,有时不亚于一场攻防激烈的战争。

中国企业观念创新包含的主要内容如下:

1)、不要轻信暴利时代已经结束。现在只能赚取微薄利润了这类似是而言的传言,坚信暴利现象不会消失并一直向创新者敞开着大门。

2)、所谓的市场饱和,往往是一种表象,甚至是一种假象。在这种表象与假象背后,是无数患有巨大饥渴症的新生市场。                        

3)、那些仍然以为资源只是资金、土地、厂房、设备和人才的企业,已经落伍了,被时代列车狠狠甩下的日子,屈指可数了。

4)、在2010年代的企业中,最大的财富已经不是资金、土地、厂房和设备,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才,而是创新型人才。

5)、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带来的一个结果是:企业不但不能再以牛车马车的速度,也不能满足于汽车火车的速度发展了。

6)、对智力资本的高度重视,视智力资本为强大的新锐竞争力,应该提上更多中国企业的议事日程了。

7)、当今时代,是一个非线性、断裂性、意外性发展的时代,经验正在贬值,许多成功经验往往成为了通往失败的路标。

8)、全球化的到来,使往日偏远的企业,使规模尚小的企业,同样可以思考大的事业,谋划大的成就。

 

4、战略创新运筹帷幄

在前三项创新之后,战略便创新摆上了议事日程。战略创新是前三项创新的内在终点,是前三项创新的外在起点。

对企业来说,前三项创新主要是一种“虚”的东西,战略创新则是一种有“虚”亦有“实”的东西,虚实相间,动态平衡,充满玄机,所以,有的企业家把握不好,是可以理解的。

有不少的中国企业家及企业策划人,未能深刻认识到战略创新与前三项创新的逻辑关系,忽视或轻视前三项创新,一上来便大刀阔斧地进行战略创新。结果,钱财和精力花费了不少,在策划过程中却老是不得要领,策划执行中更是阻力重重。

扎扎实实地做好前三项创新,企业的战略创新将会水道渠成,瓜熟蒂落。而一个拥有英明战略的企业登场时,诸多竞争对手的苦恼与灾难,便不可避免的降临了。

中国企业战略创新包含的主要内容如下:

1)、企业首先要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那些三年五年的目标只能算战役目标,那些地头蛇式的目标是没多大价值的。

2)、选定某一个领域,进行深入挖掘,持久挖掘,应该是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战略重心。

3)、就像一个武林高手不可能同时选择多种武术来练一样,一个企业也不可能同时选择多种竞争手段来搞,虽属常识,违反者却不在少数。

4)、每一个武林高手大师都有自己的绝活,每一个企业也应该拥有自己的绝活——所谓的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力。

5)、有的企业可以单打独斗,有的企业最好加入联盟,有的企业适合攀附强者,有的企业能够虚拟存在——这也是一门学问。

6)、企业规模,扩张是必然的,但并不是越大越好,最大最好,合理的规模扩张,其间尺度,当精心把握。

 

5、市场创新舞台宽广

战略创新,是从宏观上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市场创新,则是从微观上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市场创新是战略创新后的首要步骤,也是战略创新实施的第一块试金之石。

一个生存着的企业,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市场的,关键问题在于,你有没有一个好的市场,对外界来讲,观察一个企业有没有好的战略,第一眼看的是它有没有一个好的市场。

在当代,所谓好的市场,一定是一个宽广的市场,一个能将你的产品(技术、服务等)卖到更多更远地方的市场,一个不同语言、不同文字、不同肤色、不同地域的消费者都为你喝彩叫好的市场。

市场创新,正是企业为了获得、拥有、争夺这种好市场而进行的努力,正是企业在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观念创新、战略创新后发出的第一波凌厉之攻击。

中国企业市场创新包含的主要内容如下:

1)、企业应该用一眼敏锐的眼睛,去最快、最早、最准地发现新的消费需求——包括潜在的消费需求。

2)、从新的角度、新的高度出发,不断地细分出新的市场,一直是市场创新的基本功之一,至今宝刀未老。

3)、但是,那些敢于轻蔑消费者智慧,狂妄地宣称自己才是市场主宰者的企业,才有可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消费需求,独享市场蛋糕,赚得个昏天黑地。

4)、有的企业,实力或许稍逊,但却静悄悄地向那些薄弱与边缘的市场进军,也会获得不俗的业绩。

5)、市场的平衡,只是一种脆弱的动态平衡,新的市场机遇就像诗人的灵感,在一刹那间闪现,扑上去,抓住它,胜券在手。

 

6、产品创新引爆消费

市场的本质是顾客,顾客的本质是消费,消费的本质是产品,所以,在市场创新之后,产品创新便启动了,有的则几乎与市场创新同步启动。

产品创新自身包含了极为丰富精彩的内容,现在,这一点常常被人们忽视了。许多中国企业家在产品创新上所下的功夫,远远不如他们在服务创新、营销创新、品牌创新——还有所谓的资产创新、资本创新上所下的功夫,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一件事。

一个企业在发现了或发掘出自己的市场之后,就应该全力投入产品创新中。只要最快地研发出了超越消费者预期、引发消费者狂喜、获得消费者掌声的产品,即使只采用普通的营销手段,即使暂时缺乏完备的品牌设计,也能够迅速赚回一大笔资金,为新一代的产品开发打下基础,为将要展开的服务创新、营销创新、技术创新、品牌创新等提供优越的条件。

在产品创新的问题上,希望更多的中国企业家拨开迷雾,抵挡诱惑,返回正途,从头再来。

中国企业产品创新包含的主要内容如下:

1)、当代企业产品的创新,越来越多地从“虚”开始了,这个“虚”就是概念(主题)。

2)、一个产品的好名称,现在还有那么重要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加倍的重要。

3)、产品功能——独特奇异的产品功能,其重要性被不少企业忽视了,这里有着相当大的开发空间。

4)、设计——产品设计——千姿百态的产品创意设计,至今仍是中国大多数企业之痛,但用心改进,却并不怎么难。

5)、产品附加值,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了,但手法过于的

的简单化、雷同化,浅表化,需要提升。

 

7、服务创新感动顾客

服务和产品是什么关系呢?对制造型企业来说,服务是为其产品锦上添花的;对服务型企业来说,服务本身就是它的产品。但无论哪一类企业,服务创新都是必不可少的,何况宣称自己为“服务型企业”的制造型企业越来越多了。

服务创新的最大魅力和至高境界是:感动顾客,而不只是停留于让顾客满意的地步。

制造型的产品创新如果得到服务创新的支持,其市场竞争力定会倍增。不仅如此,服务创新会反过来促进产品创新的升华,最后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推动,美妙迭出。

服务型企业的服务创新,将使企业散发出真、善、美的光辉,充满了新颖、新鲜、新奇的魅力,让自己的顾客经常热泪盈眶、惊喜而泣和灵魂颤栗,从感动走向忠诚,从忠诚走向信仰。

中国企业服务创新包含的主要内容如下:

1)、从冷冰冰的商业式的服务转向温馨的亲情式服务,仍然是中国诸多企业没有完成的转折,还需要花相当的力气。

2)、体贴入微的细节式服务,也是中国许多企业服务的弱项,服务粗糙、粗略乃至粗暴的情景时有发生。

3)、催人泪下的超值服务,亦是不少企业陌生的东西,在他们眼中,做到等值服务已经不错了,还有什么必要做超值服务。

4)、互动体验式的服务,是一种新兴的服务,是需要注入创意的服务,这一点中国企业更显不足。

5)、服务创新不仅需要精神、思维、观念创新的配合,还需要机制创新的支撑,这方面要做的工作还是不少的。

 

8、营销创新收益丰厚

正常情况下,在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都做好之后,营销创新才能登场,好比要先吃第一、第二个饼才能吃第三个饼的道理一样。

经验表明,前两项创新做得越好的企业,营销创新便越好做,因为实质上来说,前两项创新本是营销创新的一部分——前哨战部分。有了足以引爆消费的产品和感动顾客的服务,营销的出手往往是轻松加愉快的事情。

教训表明,不少中国企业在这一点上把事情做倒了,忽视前两者的创新,把过多的力量放在营销创新(还有品牌创新)上了,尽管取得了一时的轰动性成功,但当烟雾散尽,真相露出时,场面是相当的难堪甚至狼狈,一切还不得不从零——甚至从负数开始。

营销创新是企业在市场舞台上最后的表演,也是最艰巨、最复杂也最生动、最精彩的表演,这一表演的成功,将为企业带来名声、利润、形象等方面的丰厚收益,并为企业前面的七项创新暂时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由于当代营销界集结了大批的精英人才,由于关于营销的理论、观点、学说卷轶浩繁(或许仅次于管理),营销创新的难度大大提高了,只有那些敢于睥睨天下、雄视五洲、扫空千古、才华卓绝的人们,才能获得巨大的创新突破。

中国企业营销创新包含的主要内容如下:

1)、对每一种产品来说,第一重要的是它的卖点(类似定位、定义),这卖点有的是明显的,有时是潜藏的,有的是多样的,需要精心的提炼、大胆的创意。

2)、卖点确定过后,广告语——广告主语就成了关键。优秀的、天才的广告主语,有如激光,能够强力穿透一层层社会的、消费的心理屏障。

3)、促销方式是五花八门的,重在有新招怪招,重在新鲜的组合,老成持重在这里是不受欢迎的。

4)、网络化、信息化的社会,永远在期待下一个惊世骇俗、聚焦目光的活动,这是营销英雄最喜欢、最得意的用武之地。

5)、全明星新闻的时代已经到来,借助明星本身已经不是创意,但用什么样的明星和怎样用明星,仍然是大有文章的。

6)、营销通路,即所谓销售渠道的建设,有时竟然成了营销大战的前沿,传统营销在这里遇到的最大对手是网络营销,两者间的正式巨斗,可说还未开始。

 

9、管理创新生机无限

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我发现,企业管理的地位、意义、价值、功能、作用等被有意无意地拔高了,有时高到了可笑的地步。这固然为诸多管理咨询公司带来了滚滚利润,对企业发展却裨益有限。

近二十多年来,有着企业管理咨询专家、高手、大师与天才头衔的人士,多得如过江之鲫,(唯一与之匹敌的可能是营销界人士),经常出现学说纷纭,观点庞杂、理论重叠,矛盾冲突、互不相让的现象,又多是西方某一种显赫的管理理论的翻版或改版,对大批文化水平本来就不高的中国企业首脑,无异于一场知识与智慧的洪灾。

企业管理创新需要化繁为简,需要正本清源,需要去粗取精,需要重新规范,它只有一个单纯的目的:让企业上上下下的全体干部员工,焕发出青春活力,充满了无限生机。

    企业管理创新是有自己的边界的,它不能随便跨越到战略、市场、产品、服务、营销、品牌的领域中去颐指气使,只能默默躲在幕后,为它们的创新提供优质的、不断升级的服务,做一个无名英雄。

    排列于前三位的精神创新、思维创新和观念创新,既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隐形)的基础部分,又是企业管理创新(隐形)的骨架部分,其间微妙,着实需要用心把握。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包含的主要内容如下:

1)、管理行为是受管理思想(观念)支配的,提高管理水平不从管理思想着手不过是沙滩建楼而已。需要提醒的是,前三节课的精神、思维、观念做好了,对管理创新的帮助将是巨大的。

2)、对管理方法的重视不足,是许多中国企业管理上的通病,不过改变这一点并不太难,以往的管理培训也是一种铺垫。

3)、建立一套自我运行的激励机制,是企业管理的高级境界,也是广大企业家的管理梦想,可惜真正建立好了的不多,其间奥妙,值得深究。

4)、持续不断的培训与学习是必要的,但也要有所选择,不能是什么都学,以为学得越多越好,而且在内容和形式上还需要不断的创新。

5)、最后是组织结构的问题,没有普适性的企业组织结构,只有最适合的组织结构,找到这种组织结构并不断完善它,是企业家的管理任务之一。

 

10、 技术创新利器在手

“市场换技术”的失败警醒了中国企业家,中国制造正在勇敢地中国创造挺进,中国正在由商贸立国上升为技术立国,有一批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技术创新成果。

但是,对大多数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说,技术创新的障碍是相当大的,有的是硬件上的障碍,有的是软件上的障碍。但无论怎样,技术创新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是一条早行比晚行要得多的路。

技术创新有点像夜色中吓人的鬼火,远观时是异常恐怖的景致,真的走进了,闯入了,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尤其是前面那些创新都做得出色的企业,技术创新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甚或早已经进行得轰轰烈烈的了。

我经常痛心地看到,相当数量的中国企业家,患上了“技术创新神秘症”、“技术创新恐惧症”、“技术创新逃避症”等心理疾病,使得他们的企业技术含量不高,技术应用迟缓,陷入同质化、低级化竞争的泥潭中难以自拔,有的已经没顶而亡了。

技术创新,尤其是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可以创造出很高的产品附加值、服务附加值、营销附加值、管理附加值和品牌附加值,让企业手握利器,一骑绝尘,所向披靡。

我要指出的是,对于那些产品技术含量高、以技术为产品的企业,技术创新的排名应该更靠前,技术创新的力度应该加大,目前这样的排序,主要是针对大量的普通型企业的。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包含的主要内容如下:

1)、技术本身不是为自己服务的,对企业来说,技术——技术创新是为市场服务的,离开了这一认识,技术创新就必然走上歧路。

2)、大的技术也许很难,但小的技术创新却不难,有的一点也不难,可说多数或大多数的企业都可以进行的。

3)、技术创新也有捷径,那就是在别人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创造性的模仿,这一点不必羞愧,许多世界级大企业也一直在这么做。

4)、不仅从战略上来说,高技术也是纸老虎,而且一批中企业的实践也证明了高技术吓人的成分居多,真敢向它出手,它也没那么可怕。

5)、对中国中小企业来说,不但要敢于立即进行小的、低的技术创新,更要在技术应用的创新上做足文章,这是最容易的,也是最有效的。

6)、技术创新的管理,是一个新的课题,不过对那些精神、思维、观念特别是管理创新基础好的企业,这一课题是不算难的。

7)、当前,企业技术创新的误区仍然不少,贻害了许多雄才大略的企业家,太不划算了,应予迅速指正。

 

11、品牌创新鹤立鸡群

个别品牌专家可能要骂我了,荒谬!怎么能把当代企业经营之颠——品牌放到如此靠后的位置?品牌创新,应该放到企业创新前三位甚至第一位的位置才对。

稍安勿躁,在我看来,品牌不过是名与实的结合而而已,没什么特别神秘的单方。如果前面的“实”做好了,品牌的成功,不过是为绝世美女撩开一层薄薄的面纱而已;如果前面的“实”做得不好,再怎么涂脂抹粉,盛装出场,也只能是金玉在外、败絮其中,混不了多久的。

当然,我绝非认为品牌创新不重要,只是坚持认为,品牌创新不能拔苗助长,不能花拳绣腿,不能随心所欲。

在此,我向所有奋力结束为外国品牌打工、成为国际产业链低端的可怜现状的中国企业家致敬,向所有立志创建自己领域的第一流、超一流强势品牌的中国企业家致敬,并愿为他们提供创新智慧方面的帮助。

中国企业品牌创新包含的主要内容如下:

1)、品牌第一位的是什么,是定位,是一个非凡的定位,是一个准确的定位,是一个核心的定位,是一个持久的定位。

2)、但顾客并不是直接购买品牌的定位,他们购买的是品牌的价值——特别是核心价值,品牌核心价值即品牌定位中提炼、发掘、创意出的精髓性的东西,极具诱惑力。

3)、品牌的定位和核心价值,首先将通过名称与商标向外界展现,这是事关重大的事情,可有些企业家把它看轻了,不由令人扼腕长叹。

4)、多数品牌都是有形象的,形象论并没有过时,因为形象容易最引发联想,但怎样有一个万众喜爱、志时俱进、魅力持久的形象,却绝非易事。

5)、品牌架构(策略)的常识已经普及,但实践证明,未能解决好品牌架构问题的企业仍然为数不少。

6)、品牌的传播推广,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经典案例也堆积如山了,只是我们照样不能躺在前人的成就上睡大觉,不能止步于借鉴模仿的门坎。

7)、品牌经营在中国逐渐成为一个时髦的话题,有些企业家热衷于此有所成就,但栽在此处的企业家也大有人在。

8)、品牌延伸的利弊、专家们至今其说不一,成败案例都有,

对这个问题的创新性破解,是摆在中国企业家的一道新题。

9)、品牌是一种企业资产,是资产就要保护与管理,这方面近年来有所加强,但远远不够,那些十亿百亿级价值的品牌一夜间倒塌的教训,实在触目惊心。

 

12、产业创新伟大跨越

如果说上面的十一种创新,家家企业都能做的话,产业创新则不行,它对企业有着更为严格的选择和要求。

产业创新是一个庞大的、精密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立体综合化的创新工程,在条件尚不充分的时候,企业应慎提产业创新。

产业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一个曾经取得过辉煌业绩的企业,如果缺乏产业创新能力,一旦当产业衰退或产业环境变得不利于企业时,就会因产业的衰退而衰退,甚至成为其陪葬品。

产业创新,对于那些具备了强大的市场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是一块无比诱人的大蛋糕,是一位天下无双的梦中情人。

2010年代,一个能够独家创造或率先进入一种新型产业的中国企业,无疑属于天才的、伟大的、前程似锦的企业。

中国企业产业创新包含的主要内容如下:

1)、传统产业在新兴产业的冲击下,还能存在还能发展吗?这是一个弱智问题,因为传统产业并非一个僵硬的生命体,它是完全能够借助高新技术、高新智慧之力而新生的。

2)、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之间,出现了一个广阔的中间地带,这个地带中出现了大批融合型的产业,你说不清它们是传统的还是新兴的,有些企业已经在此发了大财了。

3)、新兴产业有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带来了全新的机遇,蕴藏着暴强的利润,对年轻一代的中国企业家,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和诱惑力。

 

四、相关说明

 

上面所提到的十二种创新,换一个角度说,是为中国企业家提供了现代企业竞争的十二种力量、现代企业致胜的十二种武器、现代企业崛起的十二个法宝、现代企业成功的十二个奥秘、

中国企业创新,除了上面十二点,诸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谈到的还有不少,这些资料我都分析过并作了处理,在此作一些说明。

 

1、企业理念创新

目前对于企业理念的解释大致是:企业理想、信念和观念的概括与结晶。这一解释在企业运用中带来了五花八门的结果,运用得最多的是核心理念、共同愿景、使命感、宗旨、信仰、价值观、哲学、思想、精神、伦理道德……又经常被分为经营理念、管理理念、营销理念、服务理念、文化理念……更令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

事实证明,理念这一外来词较为生冷,颇难解释清楚且易生岐念,还是弃用为好。以丰富完整的企业精神创新替代简单抽象的企业理念创新是可行的,而且更加清晰准确。

   

2、企业经营创新

企业经营一般指的是筹划与管理,如果直接提企业经营创新,就容易把筹划与管理两个不同的东西混在一起,造成理论上的混乱和实践上的麻烦。

有的观点把经营与管理分成两大块来说,似乎有些道理,但对经营二字包含那些内容却是众说纷纭的,结果在实际运作中也给企业造成了混乱。

在仔细研究后,我将企业经营创新的内容分解以战略创新为重点,市场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技术创新是它的细化,品牌创新是它的高端化,产业创新是它的极端化,这样,架构就清楚了。

 

3、企业文化创新

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有很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企业界和学术界对企业文化的定义多达300个!这对于学术界或许是好事,对企业却绝对是一场灾难,至少是一大麻烦。

为什么,用于指导企业的理论一定要清晰而明确,企业才能有效地、持久地运用,具有300多种定义的企业文化理论叫企业怎么优选,首先就是大难题。

反复思考后,我终于忍痛割爱,舍弃了这个流行中国企业界多年的热门术语。但是,企业文化创新的丰富内容,已经分别体现在“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等里面了,更具体,更鲜明,更明晰,更具操作性。

 

4、企业组织创新等

人们经常谈到的企业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文化创新、结构创新、机制创新、人才创新从根本上来说都属于管理创新的范畴,应该让其归位,不允许另立山头,与管理创新并列甚至凌驾于之上,否则理论上容易造成混乱,实践中也叫人无所适从。

 

5、企业形象创新

它应该归入品牌创新中,形象只是品牌要素中的一种,虽然重要,但也没有重要到能够高于或替代品牌的程度。

 

6、企业资本创新

资本经营创新、资产或金融创新目前给中国企业带来的误区较多,设下的陷阱较多,且过于专业,非我所长。所以,暂未将它们列入全息创新理论。

 

最后我要说明的一点是,中国企业全息创新理论,并不是要——也不可能取代目前流行的各种关于企业成长与发展的理论,它也不是一个自我封闭、内在循环、逐渐僵化的思想系统。它将与其他企业理论相互借力,相映生辉,并在良性的竞争中壮大与完善自我,越向越来越高的境界。

 

五、意义和价值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国企业全息创新理论,正是为了让中华民族站在企业(商业、经济)科学最高峰而创立的一种理论。

 

什么是理论?

传统解释认为:理论是进行定义研究,即提示事物的本质或规律。

新的解释认为:理论实质上是一种解释性分析,不是定性的研究,它只是一种解释,而且不认为是具有唯一真理性。它的价值在于“我提供了一种别人未提供的解释”,不要求理论提供某种终极真理,只要能激发研究者思路,提供新的视野,帮助读者从不同的思路思考问题。新理论对过去的理论提出质疑,常常引用不同的理论为我所用,具有异质性,类似“大杂烩”。

中国企业全息创新理论,适应于新的解释。

 

中国企业全息创新理论,不是闭门造车的结果,它在研发的过程中,学习、参考、借鉴了大批外国企业——尤其是西方发达企业的创新理论与实践经验,也对中国企业多年来的创新实践与创新观点、学说等进行了梳理、整合与提炼,力求溶汇百家而自成一体。

中国企业全息创新理论,其最大的意义和价值是:为中国企业绘出了第一张完整的生命基因图。中国企业成长的诸多疑难困惑都能在上面找到明确的原因,中国企业发展众多问题也能其中获得清晰的答案,虽然还不能说它尽善尽美(或许这种尽善尽美永远不可能存在),但它已为中国企业蕴含了一派生机勃勃的全新景观。

分析一下近二三十年来那些辉煌一时又轰然倒下的中国企业,就会发现,它们的成功与某些方面的创新有关,失败与某些方面的不创新有关。这一现象深刻启示我们,如果有了企业全息创新理论的指引,企业就会少走弯路,不犯重大错误,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企业的内在潜能是巨大无比的,目前只是释放出了很小的一部分(改革开放的教训之一便是对自主创新倡导不够),通过企业全息创新理论的传播与实践,将打开更多的释放通道,让大批中国企业爆发的创造性能量震惊世界。

不仅如此,从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家实际情况出发,企业全息创新理论力避一般性理论的抽象化、复杂化和枯燥化,提供了大量的生动案例和新颖解析,对2010年代的中国企业家——特别是中小企业家具有很强的实用操作功能和实战指导价值。

 

六、传播与运用

 

中国企业全息创新理论,首先是传播推广,只有在大面积、大范围传播推广的基础上,它才能对更多的中国企业产生启发作用、指导作用和激励作用。

在以讲座、咨询为主要传播推广方式的过程中,那些对其产生共鸣、引发冲动、沸腾热血、升起梦想的中国企业家,将得到《企业全息创新建议书》、《企业全息创新基本法》等方式的深入帮助。

传播推广的灵魂是舒明武本人,同盟军是各地的认同该理论的相关企业、单位与有识之士。

 

七、前景展望

 

中国企业全息创新理论的传播与实践,将为2010年代的中国企业提供最新的舞台、道具、剧本和导演,那些具有新精神、新思维和新观念的中国企业家将因此上演一幕幕新的企业活剧,让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世界名牌企业白日赞叹,暗夜惊魂。

在未来的年月中,那些敢于尝试并坚持进行全息创新的中国企业,将展现出一派全新的迷人风采:

最先的创新可能是创新专家或董事长总经理发动,随之激情的火焰将燃烧到最普通的员工心里,接下来,企业上下层人士的创新智慧会交互碰撞,一大串的革新、发明、改进、升华会脱颖而出……

或许是因为管理的创新而引发出营销的创新、服务的创新、产品的创新,或许是因为品牌的创新而反推战略的创新、观念的创新、精神的创新……

并非只有大的创新才叫创新,企业每一个细小的地方都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企业大的创新也往往是由一个个细小的创新构成的,企业创新的神秘论、专家论、天才论将被打破,企业创新的涓涓细流将汇成壮观的创新波澜……

由于率先创新的企业带来的震撼,令其他企业无不拼命死追,又由于创新的神奇使后来的企业能够反超先进,到一定的时候就会出现企业创新得一塌糊涂、成功得光华万丈的局面,企业已经穿上了创新的“红舞鞋”,再也停不下来了……

中国企业全息创新运动,不仅将建立辉煌灿烂的中国经济功勋,更将引发和推动中国全社会、全民族(包括海外华人)的创新浪潮,深刻影响和有力促进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包括文化创新体系、教育创新体系在内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从而反作用力于中国企业本身,令其创新再度加速。两者交相辉映,丰功伟业,磅礴壮观。

 

让全息创新理论之光,

照亮中国企业的未来!

 

舒明武

 

手机:13983101295

电子邮箱:smuce@vip.163.com

QQ号:524842691

 

2010-8-14



阅读:
录入:admin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中国企业全息创新理论(2008年版)
下一篇:企业全息创新的21个案例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